​每日一穴—厥阴俞

2024-12-25 04:13 来源:集名网 点击:

每日一穴—厥阴俞

厥阴俞属足太阳膀胱经,是心包的背俞穴。具有宽胸理气、宁心安神、活血止痛之功效。根据其穴性,现临床常用于治疗西医学中的心绞痛、心动过速、心律不齐、风湿性心脏病、心肌炎、心包炎、神经衰弱、背部软组织劳损、胃炎、齿痛等。

本穴首见于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胸中膈气,聚痛好吐,灸厥阴俞随年壮”。“厥,尽也”;“阴,暗也”。阴交尽谓厥阴,在此指心包,俞即输注,本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,故名厥阴俞。别名

【定位】

在脊柱区,第四胸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1.5寸,见下图

图来自梁繁荣王华主编的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新世纪第四版

【解剖】

有斜方肌、菱形肌,深层为最长肌;有第4肋间动、静脉的分支;正当第4或第5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层为第4、5胸神经后支的肌支。

【针刺时针尖经过组织】

皮肤→皮下组织→斜方肌→菱形肌→竖脊肌。

【取穴方法】

俯伏坐位或俯卧位。第四胸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1.5寸处取穴。

【主治病证】

1、心痛、心悸;

2、胸闷、咳嗽;

3、呕吐。

【操作方法】

斜刺0.5~0.8寸,局部有麻胀感,可向肋间放散。

注意:本穴不能直刺或深刺,以免伤及胸膜和肺,引起气胸。可灸。

【常用配伍】

1、配心俞、神门、内关、足临泣,治心绞痛。

2、配阴郄、内关,治胸闷、心悸。

3、配内关、胃俞,治胃痛、呕吐。

4、配间使、神门,治失眠、神经衰弱。

5、配太冲、曲池,治高血压。

6、配心俞、耳门、听宫,治失眠、健忘、耳聋、耳鸣。

【日常保健】

厥阴俞穴是心包的背俞穴,与心包经脉气相通,刺激该穴可以外泻心包之热,对心悸、心痛有辅助治疗作用。另外,根据中医“腧穴所在,主治所在”理论,厥阴俞穴位于背部,对胸背部疾病如胸背痛、肩胛酸痛也有缓解作用。具体方法:

1、按摩 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厥阴俞穴每次每侧200次。或用按摩棒轻轻拍打厥阴俞每侧30~60下。

2、艾灸 用艾条温和灸厥阴俞穴10~15分钟,有助于缓解胸闷、咳嗽喘息等病症。

3、拔罐

将火罐吸拔在厥阴俞穴上,留罐10~15分钟,有助于缓解肩背疼痛、咳嗽等病症。注意及时观察,防治皮肤损伤。